华似锦 > 都市言情 > 1983小海岛,从养殖大户开始 > 第五百六十三章 李浩然有些反常

第五百六十三章 李浩然有些反常(1 / 3)

李多鱼的钓鱼船靠岸时,天色已经黑了,可码头这边却有非常多的渔民。

他们的渔船后面,全拉着一个类似网箱的东西,上面还配置了改良版的扳罾(zeng),上面还挂着非常多的煤油灯。

这玩意是李多鱼前年用来捕捞小管的工具,现在担担岛的渔民都会做了。

“罾”这种玩意结构也算简单,无非就是几根竹竿,几根绳子和一张网的组合。

算是非常早期的捕鱼工具,那时候,很多沿海渔民没有船,又想捕鱼的话,就衍生出了各式各样的罾。

北方就有一种高脚罾,捕鱼人就跟踩高跷一样,手持一个三角大抄网在沙滩上抓鱼。

另外还有什么推罾、赶罾、棚罾等等,对现在的捕鱼技术来说,这都是很落后的捕鱼工具了,除非一些特定场合,不然真的很少见到了。

船才刚刚停靠在码头,见码头这边有这么多渔民后,周晓英莫名脸红了起来,急匆匆往家里赶了,根本就不愿意等李多鱼一分一秒。

毕竟他的钓鱼船刚刚就回来一趟,然后又出来了,自己偏偏又在他的船上,别人肯定会多想的。

下船的时候,略带生气的周晓英狠狠拧了他腰部一下,这才稍稍有些顺气。

李多鱼将船绳绑好后,果然有人问道:“鱼哥,刚才不是看到你的船回来了,又去哪里了啊。”

李多鱼脸不红心不跳,随口就胡扯道:“刚才发现了一条大鱼,追了半天都没追上。”

“那鱼是不是很大。”

“非常大,又大又滑。”

大家忍不住笑了起来,哪怕大家已经猜到了,可也不敢戳破啊。

老陆似是而非地感慨了起来:“大海,真是个好地方啊,说起来,真挺怀念二十多年前,跟那些咸水妹在海上摇船的日子。”

年轻渔民一听到这个,瞬间就来劲了,不知道为啥,他们这些渔民对一直生活在水上的疍民,那是相当感兴趣。

老一辈人说,有些疍民是因为参与造反,这才不允许上岸的,有的说他们是最早的原住民,后来被驱赶到了海上,还有的说,他们的祖先就是最早的海匪。

关于他们的起源五花八门,到现在都没有个定论,好像下沙村最早的那批居民就是疍民。

疍民因为极少上岸,常年在水上生活,条件自然比较艰苦,没有土地的话,想吃米跟面这一类的东西,那就难上加难了。

为了温饱,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叫做“咸水妹”的职业,听说刚开始的时候,是专门为洋人服务的。

至于为什么叫咸水,可能跟常年居住在海上有关,打个简单的比方,如果别人问李多鱼现在什么味道的。

想都不用想,百分百是咸的,可能还有夹杂一些苦味。

在当时,有做咸水妹营生的棚船,一般都会挂比较特别的东西,那种船你上去后,是不会被打的。

老陆接着说道:“那时候,根本就不用给钱,直接给对方大米还有面粉,对方就会领你到别的船上,然后把船开到大海上去。”

“接下来呢,别停啊,到了大海上发生啥事了。”

一群小年轻听得聚精会神,可刚说到这里时,正拿着一把火铲刮船底藤壶的赵大海,隐约听到有人叫他名字,便起身说道:“谁在喊老子啊。”

自打当了万元户后,大海在村里说话变得硬气了,腰杆子也变直了,开始自称老子了。

一群年轻人听得津津有味,被赵大海给突然打断,当场就回怼道:“谁吃饱撑着叫你这个老光棍啊,你个假万元户装什么啊。”

赵大海愣了下,也不明白自己因为什么得罪了这么一大帮人,可还是硬气回怼道:“什么假的,老子就是真的万元户好不好。”

可压根就没几个人愿意理他,全都催着老陆接着往下讲,他们特别想知道老陆跟咸水妹去了大海后,到底发生了什么事。

“陆叔,几口烟嘴巴,就别抽了,赶紧接着讲啊?”

老陆抽了口烟,感慨了声,继续说道:“价格谈好后,那些疍民就会带着我们去海上找大黄鱼经常出没的区域,毕竟这些疍民对本地海域很是熟悉,只要有他们带,船队每次收获都是不错的。”

听到这话后,在场的年轻人全都傻眼了。

“卧槽.啊啊啊……”

“就这,就这?”

“陆叔,不带这么玩的,赶紧跟我们讲讲细节,你肯定跟咸水妹玩过。”

老陆哼道:“我是正经人好不好,哪像你们这些小年轻想得多,那时候,早就解放了,哪里还有那些乱七八糟的。”

“再说了,那时候条件不好,要是乱来的话,一不小心就得病,谁有那个胆啊。”

“切。”

一群年轻人忍不住鄙视起老陆来。

见这些年轻人被耍,李多鱼笑了笑,老陆还真没说错,解放后就没有咸水妹这个职业了,可为了一斗米愿意出卖自己身体的却变多了。

李多鱼可是听说了,老陆在渔业队的时候,绝不是什么省油的灯,大伯也不知道让他写了多少份检讨书。

现在家里貌似还有保留一份,要是拿给老陆媳妇看的话,百分百会炸毛

最新小说: 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 修仙弃徒,回乡种田唱歌 我的老婆是灯神 佛系神医:腹黑世子,甩不掉 我,美国医生 生活型神豪 犯罪专家成为黑红女星后 从83年开始的娱乐大亨 乡村修真小仙医 神奈川的高校生道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