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似锦 > 历史军事 > 帝国风云 > 第一百三十九章 战略方向

第一百三十九章 战略方向(1 / 2)

苏比克湾的战斗结束时,〖中〗国陆战队已经扫荡了整个马里亚纳群岛,而且向南攻占了加罗林群岛,还在为进军马绍尔群岛做准备。如果一切顺利,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,〖中〗国海军陆战队将攻占西太平洋上的绝大部分岛屿。
八月二十日,〖中〗国海军陆战队与陆军部队攻占了整个吕宋岛,并且在棉兰老岛登陆。
因为美军全线崩溃,所以在扫荡附近的其他岛屿事,〖中〗国军队没有遇到太大的麻烦,基本上是望风披靡。
可以说,进攻行动比想像的顺利得多。
战斗打响之前,〖中〗国海军与陆军高层将领都认为,为了守住澳大利亚,美军肯定会死守菲律宾。说白了,如果丢掉了菲律宾,〖中〗国军队可以直接跨过荷属印度尼西亚,向西南太平洋进军。也就是说,在美军动员起来之前,〖中〗国军队就能把战线推进到离澳大利亚不到一千公里的地方。相反,只有死守菲律宾,在这里拖住〖中〗国军队的前进步伐,美军才有足够的时间向澳大利亚增兵。
问题是,美军根本没有死守菲律宾。
这下,问题也出来了。
在初期的作战计划…中,并没有考虑到军队的推进速度如此之快,因此在做准备工作的时候就有所欠缺。
当时,海军陆战队率先调整了进攻方案,把攻打范围扩大到了整个西太平洋。
也就是说,在攻占了马里亚纳群岛之后,陆战队不会停下来,而是继续前进,直到没有多余的兵力去攻占其他岛屿为止。
以当时的情况来看〖中〗国海军陆战队能够推进到马绍尔群岛、吉尔伯特群岛与图瓦卢群岛一线,即把〖中〗国海军在西太平洋上的防线向东推进两千到三千公里,沿着这些群岛建立一条离本土五千公里以上的战略防线。
问题是,关键不在陆战队,而是在陆军。
说白了陆战队攻打的都是一些面积狭小驻军稀少、甚至是没有驻军的岛屿,只要后勤补给跟得上,陆战队就能一直前进。
显然,陆军遇到的问题就没有这么简单了。
虽然最主要的还是后勤保障问题,即准备的运输船只太少了,即便紧急征召,也难以立即发挥作用但是陆军还有一个问题,即投入的兵力不够多鼻时只有四个步兵师参与作战行动。
四个师,攻占菲律宾足够了,可是要扩大攻击范围就得投入更多的兵力。
陆战队是没有什么好指望的了,而具在攻打一些面积较大的岛屿、
或者是驻军较多的岛屿时,陆战队肯定需要陆军的支持。
八月中旬,在陆战队决定扩大进攻范围之后,陆军也增派了四个步兵师。
只是在何时停止进攻的问题上,陆军提出了明确要求。按照陆军的说法,在不对大陆战争造成严重影响的情况下,最多只能把战线推进到所罗门群岛,而不是像海军设想的那样攻打澳大利亚。
显然,陆军的要求很合理。
虽然在南洋战场上,陆军投入的兵力并不多前后总共只有八个步兵师,但是耗费的资源却不少。
主要就是,这些部队在远离本土的地区作战,后勤保障的难度极大也就需要占用大量资源。
更重要的是,海军也知道攻打澳大利亚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至少在一九四一年、甚至是在一九四二年底之前,〖中〗国军队的实力都不足以登上澳洲大陆。
如此一来,采纳陆军的提议,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。
八月底,冯承乾回到北京,参加陆海空三军高层会议。
当时,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要不要攻打澳大利亚、或者是在什么时候攻打澳大利亚,而是战略大方向上的选择。
说白了,〖中〗国面临着两个选择,一是向东进攻,而是在此之前向南进攻。
以对美作战而言,向东进攻是最佳选择,而这也是海军的主张。
按照冯承乾的认识,澳大利亚有较高的战略价值,但是不足以产生决定性作用,对整体战局的影响并不大。
冯承乾的基本观点是:即便美军控制着澳大利亚,对〖中〗国也没有多大威胁。
首先,澳大利亚距离美国本土太远了,航线长度接近两万公里,而具需要穿越〖中〗国海军的封锁区域。也就是说,不管美军向澳大利亚增兵、还是运送作战物资与武器装备,效率都高不到哪里去。
其次,澳大利亚的人口并不多,大战爆发前只有不到三千万人。
换句话说,美军很难在澳大利亚当地征召军人,因此澳军自身的作战能力可以忽略不计,不会对中美的军力对比产生太大的影响.
第三,澳大利亚不是工业国,仍然是一个以农业与畜牧业为主的国家,全国有将近四成的人口以农业与畜牧业为生,其在战前的工业产值还不到美国的百分之十,而且严重欠缺重工业与军事工业。
第四,澳大利亚的资源也不算丰富,难以起到决定性作用。
最后,也是最重要的。就算美军掌握了战略主动权,获得了军力上的优势,从澳大利亚北上攻打〖中〗国本土的难度也非常大,即美军必须跨越南洋地区,而〖中〗国军队则能充分利

最新小说: 那个男人 大汉小吏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家父诸葛亮,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大明:百岁修仙者,朱元璋亲爹 谍战:我真的是王牌特工 赝品太监 杜林日记 父皇!儿臣摸鱼成性求放过! 帝国风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