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似锦 > 历史军事 > 大清话事人 > 第218章 大战之前,先肃内部

第218章 大战之前,先肃内部(2 / 4)

年能挣多少银子?”

“咳咳,若是没人捣乱的话,刨去官面人情开支大约还能剩个十几万两吧。”

胡之晃吓一跳:

“这,这么多?”

“是,是啊。”

见新泰山眼神闪烁,遮遮掩掩,老胡顿时猜到了几分,怕是不止十几万两。

心里暗骂,女婿就是不如儿。

咱以后正经的一家人了,还防着我。

铜矿,主公肯定喜欢。先占下来经营好,日后李家军北上,又是一桩泼天的功劳。

“泰山,这铜矿可是好东西呐。”

“是啊,是啊。”

“小婿有一疑问,滁县官府知道否?”

董大官人正色,说出了实情:

“两边衙门都是心知肚明的,只不过不好插手。一旦插手,铜矿的事就瞒不住了,就得和上面的许多人分润。”

“不如维持现状,小孩打架,大人都不下场。谁家的孩子打赢了,那是谁家的本事。”

胡之晃面色凝重,询问道:

“铜矿是在滁县地界。他们完全可以出面,变成官营。”

“贤婿这就外行了。首先,户部未必批准。然后,若是批准了,那滁县知县算个球?只能干瞪眼,吃不到。现在这样多好,都是底下人私自开采,衙门里啥也不知道,没一丝责任,光拿银子。”

……

胡之晃坐回椅子里,端起茶碗喝着,不急不躁。

倒是董大官人沉不住气了,陪着小心询问道:

“贤婿,你看咱家这矿?”

“泰山放心,既然这事是神仙旁观,凡人打架。那小婿就简单了,约个时间,摆个场子,咱带兵去教训一下滁县的地头蛇。”

“不能打官兵旗号,不能用炮。”

“放心吧,刀盾矛就够了。”

胡之晃忍不住笑了,上过战场的兵,用在这种械斗就是碾压局。

怕不是把滁县的地头蛇,打出心理阴影来。

董大官人眉飞色舞,胡子一翘:

“来人,摆宴。”

“今天中午,老夫要和贤婿好好喝一杯。”

胡之晃的日子过的那叫一个滋润。

他终于明白了,主公为啥爱看《红楼梦》、《精瓶梅》了。

原来书里不是瞎编的,现实生活还要精彩。

……

过了数日,江南来人。

告诉他“既来之则安之”,不要多想。

等主公需要动他的时候,自然会派人联络他。

鉴于胡之晃这枚棋子的重要性,李郁令情报署在江浦县设了一点。

店就设在董家半里外,专营胡辣汤和烧饼。

胡之晃作为一个奋斗在异乡、事业有成的河南人,喜欢去吃两口家乡的美食,并成为固定主顾,合情合理。

店铺的生意不愠不火,却是口味的原因。

若是口味太好,生意门庭若市。

就会影响了必要的情报工作,属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。

偶尔有几个泼皮上门吃白食,想欺负一下掌柜的是外地人。

好死不死的遇上了身穿武官袍来吃胡辣汤的胡之晃。

被一顿老拳,满地打滚。

衙役闻讯赶来,干脆做个顺手人情,套上王法又拖走关了几天。

从此,店铺倒是清净了许多。

……

胡之晃在江北小镇,过的有滋有味。

江南,却是阴云密布。

情报署长,刘千回来了!

和李郁私下密谈许久,又得了一笔数目不详的经费,然后就再次消失了。

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儿,他也没有义务和任何人交代。

作为情报组织负责人,他只对主公一人负责。

当初的贼气,已经荡然无存。变成了一种难以捉摸的气质,复杂又危险。

……

李家军指挥部(原江苏巡抚衙门),

“贤婿,常州府的第一军团为何不立即进攻丹阳?”

“是我不许的。”李郁解释道,“我希望一旦开战,就如泰山压顶。拿下丹阳后,兵锋一刻不停的击破清军沿途所有屏障,一直打到江宁城下。第一军团不能伤亡太重,那就需要更多的火炮,我已经下令调集4个大队的武装民兵,还有水师主力战舰去支援他们。”

胡雪余点点头,望着窗外滴答滴答的雨:

“今年的梅雨季,规模和雨量都不如往年。”

“对,我算过了,入梅已经14天。根据老农总结,入梅时间越晚,持续的天数就会越短。”

江南梅雨,绝对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影响战争的因素。

俩人沉默,默默的盘算着梅雨季最好在3天到6天内结束。

如此,对于己方是最有利的。

若是梅雨季拖了长尾,持续个1月就麻烦了。

“我麾下军队是一支几乎纯火器化军队,遇上阴雨大雨,万万不能出战。”

“贤婿,纯火器既是优势,却也是劣势。”

李郁叹了一口气,需要补齐的短板还有很多条,何止这一条。

他突然想起了一个人,询问道:

“黄四在

最新小说: 谍战:我真的是王牌特工 家父诸葛亮,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杜林日记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大明:百岁修仙者,朱元璋亲爹 帝国风云 那个男人 赝品太监 父皇!儿臣摸鱼成性求放过! 大汉小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