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似锦 > 历史军事 > 大清话事人 > 第151章 京旗战索伦,苏州满城第一仗

第151章 京旗战索伦,苏州满城第一仗(2 / 4)

转败为胜的概率,几乎为零。

不过,这并不影响他自我感觉良好。

虽然说军机处一再声明,要抽调精兵强将,镇守苏州满城。

“因为穷!”

兵部武库司,还给每人都准备了两匹战马,一套棉甲,一杆骑枪,两把佩刀,一张骑弓,一张步弓,四壶雕翎箭,火绳枪一杆。

就这么默默的原地站着,沉默凝视。

即使再忠于皇上,这些都统们也有自己的小心思。

矛头如林,刀锋雪亮。

盔甲刀枪加一起,少说也三四十斤。爬不上马背了~

松二爷原地努力了好几次,都滑了下来。

多隆是个精明人,早就坐在大车上,避免了一线交手的风险。

一路上,杀死豺狼虎豹20余头,拦路匪10几人,还砸了3家黑店。

他们居然用上了鼓号。

……

居然真的打起了冲锋。

正在厮打的人,踩到就摔倒。

旁人大笑,

目视前方,绝不偷眼瞧一眼街道两侧的风景。

“这架势,得有几百号骑兵吧。”

“左翼长,苏州城真是个好地方。”

在本旗里,

得意洋洋的说道:

“咱祖先金戈铁马的荣光,到了我这一辈,可算是有点指望了。”

松二爷立即响应,扔掉棉甲,

一路跨越大漠,高原,黄河,群山,长江,

沿途有驿站就补给,没有就打猎,自给自足。

夜晚,就架起帐篷篝火。

家眷们嘻嘻哈哈,在一旁帮着穿甲。

一辆大车上,松二爷,和多隆,正在轮流敲鼓。

“爷今天也是出大力了,这战鼓敲得,可着全苏州城都听见了。”

终于把索伦人给压住了,以自身重量抵消了武力的代差。

被他称作小多子的,乃是镶白旗多隆,在京城碰瓷,坑了黄文运一笔银子的年轻人。

满城城墙,还在施工中。仅仅有了个雏形,高度才2米。

“二秀,把大车赶来。”

沿途主动找商队揽活儿,帮着商队避开沿途的税吏盘剥,打着京旗的虎皮。

“不至于吧?”

索伦人,不想和这些纨绔子弟纠缠,

准备去自己的屋子,好好规划一下未来的幸福生活。

城门官,兵丁们还没来得及惊讶,就瞧着更雄壮的队伍过来了。

索伦人很感激,很知足。

索伦人被骂的脸涨红,拳头握紧。

众索伦顿时停住了脚步,京旗的人这才松了一口气。

视输赢而定,非常灵活。

旁边立马有人捧哏:

后面的弟兄们,才能乌泱泱的打顺风仗。

索伦人手黑的很,一拳头下去,早饭都给打吐出来。

族人们羡慕的眼热,抱着一种你们发达了的心态,

将他们的财产瓜分了。

都属于人怂货软,起哄架秧子,不擅长弓马,但擅长玩的主。

稳!

松二爷,早就摘了劳什子头盔,斜靠在大车上:

除了福康安,衙门里其他官吏都信了。

京旗的大爷们,终究是挨揍了。

进可攻,退可守。

可是,各旗都统们一致认为,

江南那地儿没仗打,精锐旗丁去了,也是浪费。

……

京旗不信奇迹,他们只相信三十六计走为上计。

瞅着摔在地上没爬起来的索伦,就狠狠的压了上去。

很显然,京旗没有领头羊,被打的抱头鼠窜。

全部是笔直朝上,标准的检阅范儿。

洗洗灰尘,梳梳头发,靴子上的泥擦掉,再弄点灯油涂一层。

这一下,京旗可找到了优秀感。

……

抽出鞍边长刀,吼道:

“闭嘴。”

250名京城旗丁,全幅甲胄,高举刀枪,骑着战马。

城门官赶紧吆喝着,清道。

防止那些萝卜,白菜影响了八旗入城仪式的效果。

人靠衣裳,马靠鞍。

索伦兵一溜烟就进了阊门,问了城门官署衙在何处后,就骑马直奔道前街去了。

把附近摆摊的贩子,摊子砸了。

话虽这么说,多隆心里却没有安全感。

始作俑者多隆,猫着腰,躲到了安全地带。

……

“瞧好了。”

“250对20,优势在我。”

踩着一段田埂,赶到了前面的官道。

……

因为他知道,以后这几十人,加上巡抚亲卫队,就是他的刀尖。

……

“哎哟喂,我的波棱骨啊。”

若遇寻常民匪,即使规模数千,也挡不住这样精锐的250骑兵一次冲击。

要放在往日,京爷们指定要下车摇一段花手,抹一抹头油。

还温言勉励,非常的亲切。

松二爷没听懂,正想细细琢磨一下。

京城的爷们,就这点好,懂大是大非。

一行人

最新小说: 杜林日记 家父诸葛亮,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大汉小吏 赝品太监 那个男人 帝国风云 父皇!儿臣摸鱼成性求放过! 大明:百岁修仙者,朱元璋亲爹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谍战:我真的是王牌特工